学调适 智慧答题 自信迎考|我校举行高三考前赋能心理讲座
作者:   发表时间: [2025-06-04]

5月30日,我校举办“考前赋能心理调适”专题讲座,特邀中教创新教育研究院吴若瑜院长主讲。通过案例分析与互动指导,吴院长为高三学子注入“心”能量,助力他们以积极心态迎接高考。潘好云、李铭等学校领导参加活动

图片1.jpg
图片2.jpg
图片
一、破除“语言误区”,营造家庭支持环境
图片

讲座剖析家庭沟通中“十大忌语”,例如“加油!爸爸妈妈等你成功归来!”“记住你的目标,妈妈相信你肯定会考个好成绩回来”等。专家指出,此类表达虽出于关爱,却易加重考生心理负担,导致其将考试结果与家庭期望过度绑定。建议家长改用“我们相信你的努力”“无论结果如何,我们都为你骄傲”等中性鼓励语言,帮助孩子专注备考。

图片
二、掌握“答题技术”,减少非智力失分
图片

针对考试实操难题,吴院长提出“答卷三技法”:

1.快慢结合:读题逐句分析、圈画重点,书写兼顾速度与规范;

2.转移刺激:遇“舌尖现象”时短暂转移注意力,放松后重新审题;

3.轻言放弃:难题标记后跳过,优先完成有把握题目,剩余时间再攻坚。
 专家强调,科学分配时间与灵活调整策略是高考制胜关键。

图片
图片
图片
三、巧用“心理暗示”,激活内在潜能
图片

吴院长通过对比句式引导考生重构消极思维,例如:“我很紧张——我需要放松”“我害怕考不好——我相信自己能正常发挥”。此类练习帮助学生识别负面念头,用积极语言替代焦虑,建立“我能行”的心理暗示系统。

图片5.jpg
图片
四、融合脑科学原理,实现情绪自控
图片

吴院长在活动现场演示心理调节引导语:“谢谢你,杏仁核,感谢你的保护……现在请把事情交给前额叶处理吧。”通过语言引导考生切换大脑状态:杏仁核(情绪反应)交由前额叶(理性决策)接管,将紧张转化为行动力。学生闭眼默念,亲身体验调适效果。

图片6.jpg
图片
五、学习呼吸法门,激活身心平衡
图片

吴院长还向同学们传授了“478腹式呼吸法”(吸气4秒、屏息7秒、呼气8秒),通过调节呼吸节奏激活副交感神经,快速平复焦虑、提升专注力。现场示范后,参与者跟随节奏调整呼吸,氛围舒缓宁静。

活动尾声,吴院长寄语学子:“高考是人生的重要节点,但并非唯一坐标。请带着自信与智慧前行,你们的未来远比一场考试更广阔。”


打印】 【收藏本站】 【关闭